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内容

长三角议事厅|长三角共建国际消费中心的短板及建议

长三角招商网2年前 (2022-01-01)新闻中心461

  实际上,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并不是让一个城市单打独斗,而是要放大和发挥都市圈、城市群的综合消费功能优势、共建共享,形成全球消费者近悦远来的国际消费中心。

  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整体打造国际消费中心,不仅有助于促进长三角地区消费产品和服务市场的充分循环,更有助于以地区消费“小循环”带动国内消费“大循环”、国内国际消费“双循环”。

  根据长三角三省一市统计局数据,2021年前三季度长三角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8万亿元,四地占比超全国四分之一,其中,27个中心城市上半年社零总额约占区域总量的80%。但长三角要共建国际消费中心仍有亟待破解的短板。

  长三角品牌资源丰富,国际国内品牌加速布局,中国近40%的世界名牌、30%的中国品牌在长三角,拥有392家“中华老字号”品牌(占全国34.75%),1028件驰名商标(占全国18.35%),472家地理商标(占全国13.99%)。其中,上海集聚了全球90%以上的高端品牌,首店首发经济领跑全国。

  但总体来看,长三角地区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强势品牌,缺少品类的头部品牌。主要原因在于轻工制造业大部分还以代工、贴牌等低附加值生产模式为主,文化创意、原创性研发设计等高附加值产业存在断链、弱链情况,设计、研发、生产、营销、服务的全产业链效应尚未形成。

  根据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海仅9家企业上榜,对标纽约、东京、伦敦、巴黎等全球城市仍有一定差距,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品牌拳头产品还不够。

  长三角消费全面加速复苏,前三季度,上海、江苏、安徽保持20%左右的快速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浙江作为旅游大省受疫情冲击下也实现了12.9%的良好增长水平。

  从近5年长三角三省一市总体消费发展情况来看,也是质效双收的态势,一方面,根据长三角三省一市统计局数据2016-2019年基本保持约10%左右全国增速的稳健增长,在2020年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的特殊时期,长三角消费总量也仅微降0.28%,侧面反映出长三角地区消费不仅体量大,更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消费始终占据全国20%以上的市场,且市场份额呈现扩大趋势。

  一方面,上海的海派文化、南京的古都文化、苏杭的江南文化、合肥的徽文化等交相辉映的文化体验有待进一步挖掘,昆山的昆曲、嘉兴的硖石灯彩、无锡的惠山泥人、常州的留青竹刻等各式非遗的消费潜力亟待进一步释放,且基于长三角整体角度的文化消费体验的一体化还有待进一步筹划。

  另一方面,从消费特色而言,长三角主要的中心城市尚未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清晰明确的消费特色定位。

  对标国际城市群来看,纽约都市圈,华盛顿作为政治中心形成美国历史文化旅游消费特色,纽约作为顶级国际化大都市打造引领全球潮流的现代都市体验,费城则作为世界遗产城市打造乡村文化体验,各座城市依托独特的气质,营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消费体验,且有效形成了一体化的消费线路。

  关西城市群,京都依托神社古寺形成和服文化体验消费,大阪依托美食文化形成美食购物体验,奈良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形成投喂小鹿体验,三座城市彼此之间消费特色错位且十分鲜明,能够有效吸引国际游客前往。

  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构建,中心城市之间、都市圈内实现1.5小时内通达,为区域消费流动提供便利。同时,长三角快递物流业发达,上海港、舟山港等深水岸线丰富,区域河道网络密集,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淮安航空货运枢纽、嘉兴全球航空物流枢纽等空港项目加快推进,将有效畅通国际国内商贸循环流通,成为国内消费品走向全球、国际消费品流入国内市场的商贸枢纽。

  但是跨省域、跨城市之间的合作与联系还有待深化,围绕消费主题合作的顶层设计与体系还有待完善。

  一方面,国际消费中心的推进得益于多部门的联合推进,目前长三角区域内部已经形成了市场监管部门间的有效联动、文旅消费一体化联盟等,但是商务部门之间还尚未形成长效的联系合作机制,关于共推长三角国际消费还有待形成明确的方案。

  另一方面,消费的背后必不可少产业的支撑,长三角区域间尚未形成完善的时尚消费品的全产业链分工,各地特色优势尚未完全彰显。

  此外,通过节点城市、功能平台、数字平台、重点活动等多元渠道的消费合作还有待推进。

  探索以都市圈为单位构建国际消费中心。以上海为核心引领,形成以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为支点的区域一体化国际消费中心建设体系,将推进培育国际消费纳入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的重点任务中,形成优势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区域消费体系,有效留住消费、提升消费转化。

  加快形成长三角消费联动顶层设计。探索建立由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核心城市商务部门参与的长三角消费联合促进工作小组,总体谋划联合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主要模式;研制长三角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形成以都市圈为单位的特色功能定位和分工。

  整合现有联动机制。加强串联区域消费促进的联动机制、组织联盟等,在长三角放心消费环境营造、文旅消费、老字号等一体化推进基础上,以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为抓手,持续深化跨省域的多部门间合作、拓展全域消费合作领域、加强异地协调保护、创新活动和宣传等合作模式,共同打响长三角国际消费品牌。

  强化上海龙头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上海高端资源集聚优势,探索区域商贸业联盟招商模式,加快进博会进口商品资源、优质商贸资源等向长三角核心区域溢出。探索牵头形成国际消费中心培育指南,加快在长三角区域推广复制上海在首店首发、商圈建设、品牌培育、夜间经济、“五五购物节”等节庆活动打造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加快以 “五五购物节”、“环球美食节”、“上海进口嗨购节”等为牵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三角区域性品牌消费活动,率先形成上海大都市圈范围一体化的国际消费发展格局。

  突出主要城市在品牌建设的产业链环节特色。如,上海发挥建设“设计之都”、国际会展之都特色,做强时尚设计、创意设计产业,助力品牌IP打造与孵化,加强对长三角新消费品牌的展示推广。杭州发挥数字经济、直播经济、电商平台特色,推动长三角新消费品牌生产制造以及功能的智慧化升级,创新自主品牌营销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南京发挥文旅消费特色,加快文化消费产品的品牌塑造和开发。苏州、无锡、常州、嘉兴等依托生产智造特色、及国际品牌代加工基础,加快提升生产制作工艺,为长三角新消费品牌产品提供优质服务。上海、宁波等航运发达的城市,助推长三角新消费品牌的海外市场拓展。

  设立长三角新消费品牌孵化试点基地。重点打造“沉睡”老字号品牌的活化焕新、中小国货品牌培育壮大、原创小众品牌流量曝光等功能,提供集创意设计、样品生产、技术支持、金融支持、综合智慧解决方案、品牌出海等一体化的服务,并在基地开展品牌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等探索尝试。

  长三角地区有着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消费创新、以数字化形成消费联动方面具备扎实的基础。

  如上海加强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持续推进12家智慧商圈试点建设。线上线下融合新场景引领潮流,如上海构建“有声南京路”,南京水木秦淮艺术街区打造“网红+直播+电商”新模式,杭州湖滨步行街打造“湖上”系列IP。沉浸式场景涌现,如上海星巴克的烘焙零售融合打造沉浸式咖啡体验,苏州吴中博物馆的“国宝之夜”沉浸特展,西塘的国潮汉服文化周。

  未来,需加快以上海为引领推进长三角区域商业经济发展数字化升级。上海先后制定发布《全面推进上海数字商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上海市推进商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3年)》,并早在2015年就开始数字商圈建设工作,在商贸消费方面的数字化上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此外,还需探索发挥上海在线新经济优势、杭州作为“数字经济第一城”优势、合肥新型信息消费智能终端优势等,加强以区域合作为基础,提升新型消费基础设施通达性、新型消费资源集聚水平,推进以新技术培育新消费产品、发展新消费模式、构建新消费场景、打造新消费载体。加快推进数字人民币支付全覆盖,创新开展区域数字人民币消费补贴或红包发放活动,充分挖掘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大数据价值以及对消费的促进功能。

  最后,建议建立长三角区域消费运行中心。探索先行联合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共建长三角区域消费运行系统,以综合智慧消费管理系统打通长三角区域之间消费动态监测、促进跨区域跨部门间的联合监管与治理、畅通消费者跨区域消费全流程保障等功能,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区域消费的智慧度和满意度。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并不仅仅是为了打造一座国际知名的消费之都,而是在强调“国际”和“消费”基础上更要突出“中心”,中心的龙头是在区域中心占据核心地位的大都市,而中心的功能则需要由整个都市圈共同承载。以上海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引领,依托长三角深厚的历史底蕴、文化滋养、产业支撑、科技赋能与要素配置,相信长三角定将崛起为世界级的消费中心。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长三角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www.850860.com/index.php/post/10788.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长三角】长三角都市圈远近高低各不同

【长三角】长三角都市圈远近高低各不同

  您当前的位置:安徽新闻安徽要闻   作为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长三角有6个都市圈,分别是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

长三角人均GDP达117万元七城GDP占区域一半

长三角人均GDP达117万元七城GDP占区域一半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步入第四年,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情况如何?   11月7日在上海发布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数报告(2022)》(下称“报告”)显示,...

2022年上半年长三角41地市GDP总量超13万亿元舟山增速最为迅猛

2022年上半年长三角41地市GDP总量超13万亿元舟山增速最为迅猛

  日前,长三角三省一市2022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已全部出炉,沪苏浙皖表现如何?是否再现黑马?   从已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尽管受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冲击等多种因...

长三角40个城市入围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百强榜

长三角40个城市入围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百强榜

  11月21日,第三方机构竞争力智库和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专业委员会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报告2019》。《报告》中公布了“2019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诸葛找房: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再创新高无锡新房升幅超20%苏州二手房涨27%

诸葛找房: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再创新高无锡新房升幅超20%苏州二手房涨27%

  一、2023年第11周重点15城新房成交环比下降6.84%,无锡涨幅再度领跑   2023年第11周,监测重点15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为25440套,环比下降7.62...

房地产市场回暖了吗?35城进入复苏通道

房地产市场回暖了吗?35城进入复苏通道

  房地产市场回暖了吗? 35城进入复苏通道   3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今年2月份,随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及住房...

divdata=datasource:2022111775cb169e6aa2403589eabf71ba195836datatype=content

divdata=datasource:2022111775cb169e6aa2403589eabf71ba195836datatype=content

  导读:国衡智慧城市科技研究院基于长期积累的评估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出对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重新定义,即:“新型智慧城市就是在网络信息文明新时代,城市生活人群所向往的更安全、更便利、更健康、...

长三角世博15城排行宁波上位杭州“失色”(2)

长三角世博15城排行宁波上位杭州“失色”(2)

  据了解,自2008年起,宁波就在机构、产品、市场、功能四个方面与上海世博会进行对接。这种对接带来的直接成果是:上海世博局专为中外游客策划的世博主题体验之旅共92个体验点中,有18个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