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内容

长三角沿江滨海23城发展思考③|如何打造滨海创新走廊

长三角招商网2年前 (2022-01-06)新闻中心448

  长三角拥有超过3000公里的漫长岸线,沿海城市人口稠密、产业坚实、文化深厚,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截至2020年,长三角沿海10城市GDP达到9.55万亿元,占长三角经济总量的39.0%;常住人口规模达到8100万人,占长三角总量的46.4%。自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以来,长三角沿海各省市推动海洋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一系列滨海地区发展战略相继落地实施,如《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等已经有十多年的实施过程,大部分滨海城市都拥有国家级新区、自贸区等高等级、高能级平台。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推进的背景下,滨海城市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提升协同创新能力迫在眉睫,打造滨海创新走廊的条件已经成熟。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长三角沿海发展轴的实际联动水平要弱于沿江发展轴,滨海联动发展的成效并不十分理想,主要有以下方面原因。

  一是城市滨海地区发展基础比较薄弱。虽然长三角滨海城市拥有丰富的岸线资源,但许多城市“滨海而不邻海”,一些城市主城区的发展与海的关系其实并不紧密,这与粤港澳大湾区的香港、广州、深圳等有很大差别。特别是在江苏到上海的北翼沿海地区,海岸以粉砂淤泥质海岸为主,沿海百万亩的低产盐田既不适合农业生产,还给修造深水大港增加了很大难度,也使旅游观光的价值大打折扣。所以,拥有漫长岸线的江苏滨海地区一直是海洋经济发展的“软肋”,无论是城市能级还是产业体量都不甚理想;即使是“以海为名”的上海,实际上也是依河沿江而生,滨海地区过去一直不是城市发展的重点,只是承担了港航和化工等特定功能,直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和南汇新城等加快发展,这一现象才得到缓解。

  二是部分滨海城市创新能力相对欠佳。长三角滨海城市的创新能力呈现从中心向南北两翼边缘逐步减弱的特点,上海、宁波两个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对滨海南北两翼的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例如,早在2009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就指出该地区“自主创新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数量不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缺乏,集聚科技、人才资源的能力较弱,对沿海地区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有待提高。”经过多年发展,虽然这些城市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发展水平都在快速攀升,但由于缺乏创新要素积累和高能级的创新主体,创新能力依然不强,浙江和江苏两省新近发布的“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都直言不讳地强调了海洋创新能力不足对滨海地区发展带来的挑战。

  三是滨海城市间的交通联系不够紧密。长三角滨海地区港口密集,不仅有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这两个全球排名前二的世界级大港,连云港、南通港的吞吐量也同样可观。但是,相比长三角沿长江南岸和杭州湾口的“之”字型传统核心区域,滨海地区的发展联动并不十分紧密。过去,滨海城市更加强调作为枢纽门户的开放功能,侧重强化与“东西向”大通道的联系以及对内陆地区的服务,例如,江苏沿海三市港口长期以来定位为陇海兰新沿线地区的出海口。相比之下,长三角滨海城市之间“南北向”的联系就明显较弱,比如在高铁布局上,北翼江苏沿海很长时间都没有高铁线路,南翼浙江沿海至上海方向也需要从杭州湾绕行,大大影响了滨海城市间的联系。

  近年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水平提升,长三角滨海南北两翼城市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作为拉动滨海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抓手,打造滨海城市协同创新带的条件已经具备。

  战略格局:国家战略叠加提升滨海城市地位。“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海洋强国、淮河生态经济带等重大战略以及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布局交汇叠加、深入实施,上海、连云港、南通、宁波、舟山等城市更是承载了多个国家级战略,叠加集成优势明显。国家层面对长三角滨海地区的重视程度也继续增强,如针对发展相对薄弱的江苏沿海地区,继2009年国务院批准印发《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实施到期后(规划期为2009—2020年),新一轮规划又于近期发布(规划期 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其中就着重强调了“提升产业创新升级能力”。

  交通格局:高铁投入使用拉近南北城际联系。南北交通不畅是过去制约长三角滨海城市联动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近几年滨海南北两翼多条重要高铁线路贯通和投入使用,交通瓶颈已经不复存在。在北翼,2018年以来连盐铁路、盐通铁路、沪苏通铁路等多条高铁线路先后投入使用,盐城等城市更是短短数年内实现了高速铁路由“区域零里程”发展为“县县全覆盖”的跨越。在南翼,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国内首条民营控股高铁——杭台高铁于2021年末开通,台州、温州到杭州、上海的时间缩短了近一个小时;从最北端的连云港到最南端的温州,现在乘坐直达高铁可以比高速驾车节省近3个小时。

  城市格局:持续向海发展拓展滨海联动空间。过去几年,长三角滨海地区“向海发展”的步伐一直在加快,不少城市在滨海地区设立了高层级的新城、开发区、功能区,有的城市还在论证将行政中心迁移至滨海地区的可行性。上海全面推进五个新城建设,其中南汇新城作为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主城区,提出到2025年集聚75万常住人口、创造5000亿元工业总产值的宏伟目标。江苏加速打造新的滨海板块,连云港徐圩新区、盐城滨海港工业园区、南通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等战略平台已经进入项目集聚期和能量爆发期。浙江滨海城市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海洋经济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十四五”时期又明确全力推动宁波打造“海洋中心城市”和舟山国家级群岛新区2.0发展。

  立足于当前滨海城市的发展基础,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的规划已经加强了对这一地区创新发展和协同联动的谋划,比如《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强调“提升产业创新升级能力”“ 鼓励支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科技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也提出以上海为中心,沿海岸线向北、向南打造创新发展的“两翼”;等等,长三角滨海创新走廊已经呼之欲出。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巨大变化,滨海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推动长三角滨海城市建设创新走廊已经具备了充分的条件。在谋划和推动建设中,应当立足新时代特点,重点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把握产业升级发展趋势,加快重点领域的攻坚突破。长三角滨海城市也是中国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镇,上海、宁波、南通、嘉兴、绍兴、台州等城市是高端装备、石油化工、医药健康、新能源和新材料、港航物流等领域重要的产业基地,加强滨海城市协同创新,将有力提升城市间产业创新以及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全球“蓝色经济”释放巨大能量、主要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纷纷选择向海发展的背景下,更加需要滨海城市加快改变现有以近海岸线产业开发为主的格局,在深远海利用上实现突破。

  二是把握海洋强国战略远景,强化经略海洋的技术支撑。海洋是重要的战略空间,在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征程中,滨海城市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承载高端海工装备研发制造到支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捍卫国家海洋安全到扩大开放深化国际合作,都可以看到长三角沿海城市作出的巨大贡献。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推动长三角滨海城市创新走廊建设,强化在海洋发展、海洋安全、海洋治理和海洋生态等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将有利于提高中国经略海洋的软实力和硬实力。

  三是把握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夯实共同富裕的协作基础。国家“十四五”和二〇三五远景规划《纲要》将“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纳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篇章中,足见滨海发展对区域协调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滨海地区的协调发展水平,上海“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南汇新城发展,构建世界一流滨海城市的框架形态和功能;北翼江苏沿海地区按照规划要求,将加快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超过东部平均水平;南翼浙江沿海地区围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也强调提升滨海地区发展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沿海地区对更大区域协调发展的带动作用,长三角滨海城市是区域乃至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承担着促进“东西向”双向开放的枢纽功能,通过加强滨海城市间“南北向”的创新联动,也将有利于提高滨海城市向内陆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四是把握绿色发展行动方向,实现开发利用的动态平衡。滨海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资源储备区域,岸线资源、土地后备资源、生物资源等十分丰富,是粮食、能源和生物多样性安全的重要保障。但与此同时,滨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又非常脆弱,特别是海岸带属于极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长三角不少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区都面临着严峻挑战。随着长三角滨海城市持续向海发展,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等对滨海地区生态环境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滨海城市协同创新发展不仅要在保障滨海地区生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更要通过创新提升生态治理能力和绿色发展水平。

  以产业创新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打造沿海“南北延伸创新翼”,形成以上海为中心,沿海岸线向北、向南展开,分别打造北至南通、盐城、连云港的沪通港沿海创新发展翼和南至宁波、嘉兴、绍兴、舟山、台州、温州的沪甬温沿海创新发展翼。

  上海在滨海创新走廊中扮演着核心引领者的角色,应当将创新走廊建设与全球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结合起来,提高对滨海南北两翼城市的带动作用,促进滨海地区产业能级和区域功能协同提升。

  一是深化区域港航合作。按照以上海为中心、苏浙为两翼、长江流域为腹地的发展格局,支持市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强化长三角港航合作,推动与浙江联合实施小洋山北侧综合开发,与江苏共同推进沿海多模式合作,完善上海深水港布局。同时,依托上海集聚的航运金融、航运交易、海事服务、法律咨询等平台机构,带动滨海走廊整体提升国际影响力。

  二是引领重点产业创新合作。加强海洋经济发展合作,推动与苏浙沿海城市共同研究优化船舶海工装备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大型邮轮、LNG运输船、超大型集装箱船、高端客滚船、全自动化码头作业装备、海上油气开采加工平台、海洋牧场装备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深化未来产业合作布局,结合上海与周边沿海城市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布局,加强新型海洋经济等前沿领域与滨海南北两翼城市的科技攻关与前瞻谋划。

  三是增强南汇新城服务辐射能力。全面建设与临港新片区功能相契合的高能级、智慧型、现代化未来之城,加快发展前沿产业以及新型国际贸易、跨境金融、现代航运、信息服务、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建设国际人才服务港、顶尖科学家社区等载体平台,提高对滨海南北两翼城市的服务和支撑能力。

  北翼江苏沿海地区依托港口发展特色鲜明,融入跨区域合作应立足这一特点,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提高滨海城市海洋经济、生态经济和枢纽经济发展水平,培育滨海发展新增长极,将北翼廊道打造成为令人向往的生态风光带、人海和谐的蓝色经济带。

  一是提高滨海重点产业创新能力。围绕海洋高端装备、石油化工、港航物流等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重点产业,完善产业创新协同布局,导入与上海、浙江和苏南地区产业创新资源,加快推动产业绿色化发展和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深远海实施养殖、远洋捕捞、油气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和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制造等新兴领域。

  二是构建海洋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围绕海洋经济部署创新链,以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服务等海洋新兴产业为重点,共同打造面向海洋经济的科技创新体系,在江苏沿海三市引进和培育国家级海洋研究机构,建设海洋产业创新研究院和海洋技术产权交易平台,以江苏海洋大学等高校为依托打造涉海产学研合作联盟。

  三是培育滨海地区创新型企业集群。聚焦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鼓励滨海廊道北翼的重点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四是构建滨海地区对口合作新机制。促进江苏沿海三市点对点接轨上海特色,立足三市各自产业创新特点,分别与上海临港、张江、市北等园区建立长效性合作机制。推动江苏沿海三市与浙江沿海城市建立合作关系,塑造不同城市的特色化合作品牌。

  沿海南翼相对于北翼,覆盖城市更多、产业基础更好、创新能力更强,目前拥有的国家级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品牌也更密集,参与和融入滨海创新走廊建设,要依托浙江“一环一带一通道”格局,有效串联环杭州湾经济区、甬台温临港产业带和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构建协同发展深化合作的新格局。

  一是增强环杭州湾区域创新引擎作用。统筹环杭州湾区域城市科创人才资源,以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开展重大技术创新专项为抓手,强化科创大走廊辐射引领能力,夯实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依托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西湖大学、阿里巴巴达摩院等高校院所,实施重大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提高对滨海创新走廊建设的带动能力。

  二是加强临港产业创新实力。立足宁波、台州、温州临港产业发展基础,依托沿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沿海高铁打造产业创新轴,推动甬舟温台四地协同共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加快形成具有国内外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企业集群、产品集群。

  三是提升宁波区域创新带动能力。发挥宁波国际港口城市优势,以世界一流强港建设为引领,以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为重点,打造世界级临港产业集群,做强海洋产业科技创新,引育一批国际知名涉海涉港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动滨海创新走廊城市共建海洋科技创新重点实验室,打造国际海洋港航、科研、教育中心。

  “长三角沿江滨海23城发展思考”为长三角议事厅专栏2022新年策划。此文为该策划第三篇。长三角议事厅专栏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发起。解读长三角一体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线调研报告,呈现务实政策建议。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长三角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www.850860.com/index.php/post/10853.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社员刘春江领衔的上海长三角人口密集区生态环境变化观测站获批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社员刘春江领衔的上海长三角人口密集区生态环境变化观测站获批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首页新闻集萃星光灿烂/ 社员刘春江领衔的上海长三角人口密集区生态环境变化观测站获批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020年12月29日,九三学社上...

华北平原凭借最大的平原和大量的人口为什么经济发展比不上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华北平原凭借最大的平原和大量的人口为什么经济发展比不上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我觉得,你应该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华北平原(North China Plain;Hua-pei Ping-yuan;Huabei Pingyuan)是中国三...

长三角5城冲刺千万人口城市:南京直面苏锡“夹击”宁波顶住杭州“虹吸”

长三角5城冲刺千万人口城市:南京直面苏锡“夹击”宁波顶住杭州“虹吸”

  21世纪经济报道 朱玫洁 上海报道2021年,随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七普)结果公布,我国城市人口发展格局迎来洗牌。截至2020年,全国千万人口城市已达18座,包括重庆、上海、北...

长三角议事厅|2021长三角城市人口增长排位:谁起谁落?

长三角议事厅|2021长三角城市人口增长排位:谁起谁落?

  各地正陆续公布2021年常住人口数据。   人靠脚投票。每年,城市人口流入的数量向外昭示着自己的城市吸引力。   长三角强市如云,多个都市圈划分“地...

专家论谈长三角沪杭苏宁肥五城哪个城市百姓置业购买力更强?

专家论谈长三角沪杭苏宁肥五城哪个城市百姓置业购买力更强?

  在长三角专题的上篇文章中,我们分别对比了沪杭苏宁肥五个龙头城市的平均房价,分析了五城GDP总量和人均数据,以及对五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房价收入比做了详细地分析,并认为苏州的房价水平相...

上海外省市户籍常住人口逾千万安徽人占比连续五年位列第一

上海外省市户籍常住人口逾千万安徽人占比连续五年位列第一

  3月27日,上海市统计局发布2022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结果。   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常住人口为2475.89万人,其中外省市户籍人口1006.26万人。...

现在哪些城市的人口还在增加

现在哪些城市的人口还在增加

  过去一年,可以说是我国人口极为特殊的一个转折点   2022年全国人口总规模比2021年一下减少了85万人   据以往数据对比分析,这也是我国历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