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三角厂房仓库土地租售 > 正文内容

福建省南安市-新华网

  南安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和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260年)置县起,迄今1700多年,一度成为闽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闽南文化的发祥地,南安历史悠久,地灵人杰,英才辈出,唐代开八闽文化之先河的欧阳詹,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李贽,民族英雄郑成功,一代名将叶飞等。

  南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境内有“山中无石不刻字”的九日山摩崖石刻、“天下无桥长此桥”的五里桥、“开辟荆榛逐荷夷”的郑成功陵园、堪称“闽南建筑大观园”的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及东田南坑古窑址、五塔岩、中宪第、林氏民居等8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76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安风光旖旎多姿。“山”有避暑胜地、香草世界天柱山,寻幽探险、登高胜地五台乐山,素誉“闽南张家界”的黄巢谷;“水”有“高峡平湖、度假天堂”之称的山美湖,“沙白浪欢石奇”闻名海疆的大佰岛;“工”有中国石材城、中国粮食城、中国水暖城、中国雨伞城等;“农”有八月湖全国钓鱼比赛基地和福建四大花卉基地之一的“泉州花卉城”;“学”有与集美学村相媲美的修学胜地——光前学村……山光水色,成就了南安旅游的多元性、休闲性和包容性。

  南安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东接泉州中心市区,西靠厦门经济特区,境内共有高速出口14个,沈海高速、泉三高速、泉州环城高速、南石高速、双安高速,国道324、漳泉肖铁路、福厦高速铁路穿境而过。国家一类口岸石井港可直航海内外。市区距晋江机场、厦门机场不到1小时车程,交通四通八达、方便快捷。

  一是文化旅游城市地位逐渐凸显。“十二五”以来,南安市文化旅游业初步形成“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基本齐全的产业体系,九日山、蔡氏古民居、郑成功史迹、五里桥、凤山寺、天柱山香草世界等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在海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2011-2016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6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82.3亿元,年分别递增12%和16%,旅游企业缴纳税收近1亿元,旅游总产值占GDP9%左右。

  二是政府主导格局初步形成。2011年和2016年,南安市人民政府分别制定并通过《南安市“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和《南安市“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了“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南安市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发展方向和实施措施;2011年4月和2016年11月,市政府又分别出台了《南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南政〔2011〕17号文)和《南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南政文〔2016〕306号文),及时出台了促进和扶持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新政策;据统计2011-2016年,市政府共拨出旅游专项资金2600万元,专款用于文化旅游形象宣传、基础设施补助和各项奖励,其中用于景区创A、酒店评星、旅行社提级和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创建的各项奖励就达到458万元。

  三是旅游产业体系初具规模。“十二五”以来,南安星级饭店、旅行社、景区景点、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旅游工艺品生产企业、旅游购物点、旅游汽车营运公司等文化旅游服务设施日臻完善,旅游接待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截止2016年年底,全市共有星级酒店10家;各类旅行社(门市部)20多家,其中5A级旅行社1家,4A级旅行社2家;国家级文保单位8处;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旅游景区(点)数十处,其中国家3A级以上景区7处、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处,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3处、省级旅游观光工厂2家、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示范点2处、特色旅游名村4处、水乡渔村4处、金牌农家乐6处;旅游工艺品生产企业数十家。逐步形成商业、轻工、旅游相互协作的名、特、优旅游商品产供销体系,文化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主导产业的经济地位日益显现。

  四是项目带动战略初显成效。“十二五”以来,南安市大力推动文化旅游项目策划、生成、招商和建设,一批重点生态旅游、文化旅游项目进展顺利。天柱山香草世界、郑成功文化旅游区、五里桥文化公园、九日山海丝旅游区、灵应旅游区、凤山旅游区、叶飞故里红色旅游区、东田桃源山庄、丰州清境桃源、霞美冰雪大世界等旅游景区项目和泛华大酒店、弘超大酒店、巨凯大酒店等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旅游项目招商机制进一步完善,今年又重点推出蔡氏古民居、郑成功文化公园等一大批文化旅游招商项目,有力助推了南安市旅游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是借助各种媒介做好旅游宣传工作。编辑完成《泉州旅游》南安专刊,扩大南安旅游在泉州的影响力;完成《南安走透透》旅游指南、《南安二维码旅游交通图》、《南安旅游》宣传折页的策划、编制、出版工作;设计制作完成南安旅游购物袋和“成功故里 海丝南安”形象标识,树立了南安旅游新形象,展示南安新风采。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举办“首届南安香草世界樱花旅游节”,充分挖掘香草世界樱花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文化和香草世界樱花旅游品牌;在第七个中国旅游日来临之际,举办“成功故里 海丝南安”2017年旅游推介会,本次推介会进一步打造 “成功故里、海丝南安”旅游品牌,提升了南安旅游的知名度,扩大了南安与泉州市区、厦门三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倡导文明旅游、绿色出行,在端午小长假举办“文明旅游、低碳骑行”宣传活动,此次活动中,志愿者们身着统一服装,自行车上悬挂“游成功故里,品海丝风情”“低碳出行,文明旅游”等宣传标语的彩旗,真正成了南安文明旅游的宣传大使。

  三是积极参加旅游促销活动。组织全市10多个乡镇分管旅游工作领导及6家旅游企业代表共56人参加由福建省旅游局举办的第十三届海峡旅游博览会,现场推出精品旅游线份,以及“福建好礼”百佳旅游商品的伴手礼产品800份,借助旅博会平台充分展示南安独特的旅游资源及以“郑成功文化旅游区”、“天柱山香草世界度假村”、“清境桃源”和“九日山景区”等为龙头的旅游特色产品,打响了“成功故里·海丝南安”旅游品牌;配合泉州市旅游局等上级部门做好“重走光前路·海丝南安行”系列体验活动,该活动以李光前、李引桐等一代爱国爱乡志士有关遗迹为主导线路,组织大型徒步活动,穿越北部南安区域,让参与者更真切的体会和感受梅山镇乃至南安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进程中的新亮点、新气象。

  一是推进旅游厕所革命。精心指导和督促景区旅游厕所的新建和改建扩建工程,尤其是从2016年开始在全省率先将景区旅游厕所建设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启动南安市旅游厕所革命。2016年全市共完成官桥一片寺、东田黄巢山、康美雪峰寺等15座新建、改建景区旅游厕所,大大优化旅游环境。

  二是健全旅游交通标识。继续将旅游景区交通标识系统建设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2016年继续投入50万元完成第三批35块旅游景区标识牌的设立工作。

  三是加快智慧旅游建设。编制完成全市二维码旅游交通地图,为广大游客提供一张翔实生动的旅游平面地图;推动九日山旅游区智慧景区建设,成功地利用新媒体进一步宣传了九日山旅游区;按照省旅游局2016年重点建设项目要求,全面启动灵应寺、山美湖两个旅游景区智慧闸机建设,积极提升景区智慧化建设水平。

  进一步挖掘整合各种旅游资源,加大旅游项目的规划、生成、招商、建设和宣传促销力度,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旅游服务质量、旅游厕所革命、旅游文明规范、旅游安全生产等工程,着力打造名人南安、海丝南安、宗教南安、古建南安和生态南安旅游品牌,力促南安市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强市和海西重要旅游目的地。

  一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到2020年,国内外旅游人数达950万人次,年均增长11.8%。二是旅游消费稳步增长。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年均出游超过6次,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三是经济效益更加明显。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突破100亿元。四是旅游就业持续增长。每年新增旅游直接就业1000人以上。五是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力争南安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一是确立政府主导地位。市委、市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总体思路,出台扶持措施和办法,将旅游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市财政设立旅游发展资金并逐年提高,全市上下进一步形成发展旅游的氛围。

  二是实现体制改革创新。探索建设1-2个 “旅游功能乡镇”,实行有差别政策与机制优先发展旅游业,推动旅游全域化发展。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原则,探索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实施景区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三权分离”,实现景区体制改革零的突破。

  三是推动项目带动战略。市政府将旅游项目建设纳入部门和乡镇考评内容,每年策划、生成5个以上旅游招商项目并对外招商,推荐2-3个项目纳入省、市重点旅游项目建设项目库,策划筛选一批旅游项目纳入市、镇两级项目库加以推进、滚动发展。

  四是丰富提升旅游产品。实施“旅游+”跨界融合行动,推进农业、工业、文化、养生等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大力实施景区创新提升行动计划,到2020年完成3家A级景区提升,新创9家A级景区,推动建设10个文化、体育、农业、工业、养生旅游示范基地。

  五是快速发展乡村旅游。把乡村旅游富民与扩大旅游消费结合起来,实施乡村旅游“百镇千村”建设工程,力争到2020年底,建成1-2个旅游休闲集镇,5-10个旅游特色村,5个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乡村旅游超过100万人次。

  六是全面提升接待能力。力争到2020年底,组建1-2家国际旅行社,实现台湾组团社零的突破,每年培训景区导游100人次以上;加快星级酒店建设步伐,推进星级酒店、快捷酒店和普通旅馆共同发展,旅游接待床位突破1万张,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七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力争到2020年底,建成南安、水头旅游集散和服务中心,建设1-3个自驾车、房车营地;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新改建旅游厕所35座;实现A级景区公共服务标识、生态停车场、旅游安全设施、交通指引标识全覆盖;实施旅游景区“蕞后一公里”工程,A级景区对外连接线达到三级以上标准,其他非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观光工厂、国家级文保单位达到四级以上标准。

  八是强化旅******业管理。加快旅游行业标准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强力推进酒店评星、旅行社、旅游示范点评A步伐,加快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和“数字旅游”建设,认真抓好旅游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大力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全面提升旅游行业队伍整体素质和行业凝聚力。

  九是完善旅游产业各项要素。秉持南安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产业体系规划,努力完善旅游产业各项要素,保持旅游产业之间的关联和联动,不断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带动效应,使其发挥蕞佳的社会效益。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www.850860.com/index.php/post/1108.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南安:向“新”挺进逐“质”前行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

南安:向“新”挺进逐“质”前行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

  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厦泉金合作发展区)南安片区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   当下,“新质生产力”已成为从中央到地方部署经济工作的关键词,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4月8日,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厦泉金合作发展区)南安片区“新质南翼新极未来”发展大会召开。大会上,总投资超226.9亿元的21个重大项目现场签约;4家金融机构现场授信40...

南安经济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招商引资

南安经济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招商引资

  首页政务公开机构职能机关处室开发区管理处开发区信息   今年以来,南安经济开发区为进一步优化提升园区营商投资环境,依托数字化卫浴产业园项目,利旧建新建设南安市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打造集宣传、展示、洽商、服务的市级产业招商综合性服务平台。   一是积极与南安市行政服务中心对接下放审批服务事项,并派员进行专业培训,包括医社保办理、工程代办、企业登记、政...

签约186个项目总投资690亿元南安招商抢跑“春天里”

签约186个项目总投资690亿元南安招商抢跑“春天里”

  龙年新春,南安招商不停步,政企合力呈现出“抢抓开局”的火热势头。截至目前,南安共开展29场新春招商座谈会,19场次的集中签约大会,186个项目参加签约,总投资690亿元,“大抓招商、抓大招商”氛围日益浓厚。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今年新春,南安围绕加速构建“4+2”现代产业体系,分设3个专场、10大片区,以招商图谱为指引,依托做优做实政策、空间支撑,培育“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