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土地日”土地焕新记:老厂房“逆生长”
土地资源紧约束背景下,如何破解发展空间不足的难题?答案就藏在
面对曾经闲置、粗放利用的土地,南京以节约集约为核心理念,综合运用政策引导、规划创新、市场参与等多种手段,唤醒沉睡资源,探寻城市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挖潜”转型的破题之道。
低效用地再开发,不仅是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更是城市发展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它不仅考验着治理智慧,而且也孕育着无限可能。在第35个全国“土地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焕新生长”的土地,感受节约集约理念如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空间、注入新动能。
南京卷烟厂旧厂区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现存大部分建筑物陆续修建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之间,2001年搬迁后,部分建筑物改造为商业和夜生活空间,与1912商业街区互补,但近半的厂区建筑处于低效运作状态。
2020年,玄武区打造“长江路文旅聚集区”,为老烟厂改造带来契机。政府旨在挖掘城市低效载体的潜力、引入都市产业、促进产城融合,支持盘活存量低效工业用地、发展创新产业建设创新载体。项目五百米范围内有省美术馆等艺术文化机构,距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建筑学院不到一公里,有利于营造设计、艺术和文化产业氛围。
秉持尊重工业遗产和历史建筑的原则,尽可能保护再利用。规划和设计时,先对具有工业遗产价值和历史建筑价值的建筑“分析评价”,再逐一制定“保护修缮”策略,蕞终确定“改造利用”方案。
在保留、加固、修缮基础上,为现代实用建筑引入设计办公、文化和商业配套,将单一生产空间变为多元街区;“打开”地面、出入口和屋顶空间,让厂区与街巷、城市联通,重新焕发生机。
原厂区密度高、容积率大,除打开地面东南角首层空间外,利用屋顶作为公共绿化与休闲空间。这些空间是休憩、社交场所和办公的延伸,景观和视线优越,能看到新街口等城市景观。新空间向市民开放,促进交流,让园区成为新的城市记忆载体。
项目依托环东南大学设计产业带,作为“长江路文旅集聚区”的重要一员,定位“时尚文旅街区,设计创新高地”。充分考量文旅与设计产业特点及空间需求,构建活力生态系统。园区横向以文旅商业活动空间为主,辅以展示、交流等配套;纵向以办公空间为主,为不同企业提供灵活空间。
项目还为独立设计师、初创设计团队和大师事务所提供办公空间和服务。特色产业极大填补设计产业功能空缺,凭借地理优势与周边艺术文化机构交融,形成独特优势。
老烟厂改造项目经验对低效用地再开发及城市更新意义重大。改造分为三个阶段:
做好可行性研究;收集完善资料并充分调研建筑与场地(场地红线、建筑原始平面图、市政条件等)。
设计师深入挖掘场地文化价值;广泛征询建议与意见,突破局限,创造更多的设计亮点。
建立有序的管理和沟通机制;以设计为中心组织各专业配合,确保设计效果蕞优化。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