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长三角示范区内部将形成半小时通勤圈新增多条城际轨道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南都讯 记者赵唯佳 发自上海 区域发展,交通先行。8月23日,上海市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 《⻓三⻆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文内简称《专项规划》)的总体情况。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坦言,⻓三⻆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地处两省一市交界区域,毗邻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但是示范区一直以来存在对外交通联系不畅,内部路网连通性不交通协同治理和绿色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
据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介绍,正在加快建设的164公里长的沪苏湖高铁,明年即将投运,届时湖州到上海会形成一小时通勤圈。他表示,随着规划的正式推进实施,示范区内部不是一小时的通勤圈概念,未来会形成半小时通勤圈概念。
如何在“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的前提下,提出一体化的交通解决方案?据悉,《专项规划》由上海市交通委牵头,会同江苏省交通厅、浙江省交通厅共同组织编制,历经4年时间,经过反复调研,深入研究,充分听取“三级八方”各部门及专家智库意见,主要成果已纳入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近期正式发布。
轨道交通方面,以干线铁路、城际(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多层次、网络化的轨道交通系统,满足示范区对内对外多种出行需求。在沪昆高铁、沪昆铁路、沪苏湖铁路、通苏嘉甬铁路等国家干线铁路主骨架的基础上,重点补强城际(市域)铁路网络,规划如通苏湖城际铁路、上海示范区线、水乡旅游线、嘉善至西塘线等城际轨道交通线路。
道路交通方面,以提升路网连通性和一体化水平为导向,落实“四横五纵”的高速公路骨架,加快构建“两横三纵”快速路系统,布局形成“七横九纵”干线公路网,持续推进美丽乡村道路建设;切实保障慢行网络连续性和功能性,预计2035年,独立路权的自行车道总长将达到3000公里左右。
特色交通方面,构建区域级、城市级、社区级三级慢行绿道系统,依托骨干河道和重要湖荡构建舒适宜游的蓝道系统,结合太湖、淀山湖、太浦河等河湖水系构建区域风景道体系,打造“慢游”交通网络。
客货运枢纽体系方面,发挥虹桥枢纽核心门户功能,构建空间融合、站城一体的客运枢纽布局,打造“外集内配”的货运枢纽和城市多级配送体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